亚历山大港游记攻略_亚历山大港旅游攻略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亚历山大港游记攻略”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
1.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谁?有何作为?
2.什么是诺亚方舟的传说还有八大奇迹的传说
3.地理名家以及他的成就
4.历史中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是什么?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谁?有何作为?
因为一群勇敢的水手,世界上两个孤独的半球不再孤独,在文明的流动里,世界从此趋向完整。
自古以来,亚欧之间的贸易商道以中东为必经之地。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不经地中海,绕过非洲南端经印度洋直达东方以及横渡大西洋前往美洲的航路,后来又完成了经美洲南端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到达欧洲的环球航行,这一连串的总称为“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15世纪,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各国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黄金。自从《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贪婪的贵族、商人和新兴的资产阶级纷纷将目光投向东方。新航路的开辟正是在西欧人寻求黄金的狂热下出现的。此前,西方通往东方的重要商路有三条:一条在北部,经小亚细亚、黑海、里海至中亚细亚;一条在中部,从地中海东岸经两河流域至波斯湾,再从海路到达东方各地;还有一条在南部,经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到红海,再从海路到东方。北部的一条被土耳其人占据着,另外两条被阿拉伯商人控制着。长期以来,欧洲的贵族和商人迫切希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直接到达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开辟新航路的急先锋。15世纪初年,葡萄牙便开始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70年代抵加纳,80年代到达刚果和安哥拉。1486年,葡萄牙人巴托罗缪·迪亚士船长率3艘轻便帆船出航,于次年初抵达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因遇风暴折返里斯本。14年7月8日,在葡萄牙新国王支持下,达·伽马率领4艘帆船组成的船队从里斯本起航,沿着迪亚士走过的航线向南航行,11月份抵达好望角,然后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北上,次年3月到达马林狄港。在阿拉伯商人的领航下,达·伽马的船队循着阿拉伯和中国海员熟悉的航线方向,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月20日抵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库城。至此,欧洲直达印度的航路开通。
与此同时,西班牙另辟途径,向西探航。1492年8月3日,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余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其实,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哥伦布当时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复他的西向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学者,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新的大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是,这块大陆却用证实它是新大陆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亚美利加洲。
1519年9月,葡萄牙没落贵族费尔南多·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率265名船员分乘5艘陈旧船只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外港圣·卢卡尔港启航,开始了西航绕过美洲驶向摩鹿加群岛的。11月底船队到达巴西沿岸。次年初抵达拉普拉塔河口和阿根廷的圣马台湾。1520年10月船队驶入美洲南端海峡。从11月底到次年3月初,船队在风平浪静、一望无垠的太平洋上连续航行3个多月。1521年3月,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和菲律宾岛。11月份航抵摩鹿加群岛中的帝多利岛。残存的船员装了一船香料后,乘坐残存的“维多利亚号”经印度洋启程回航,次年9月抵西班牙的圣·卢卡尔港时生还者仅18人。这样,经过为时近3年的航行,从欧洲横渡大西洋、经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路终于开通。
从欧洲绕过非洲或绕过南美洲到达亚洲的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宇宙观的更新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诺亚方舟的传说还有八大奇迹的传说
Marco Polo had been sojourned in China for 17 years, and he had ever treled to North China, Northwest China, Southwest China and East China. In 1289,after Bolgana (卜鲁罕),the wife of Argon (阿鲁汗) of Ilkhanate(伊利汗国) died, Argon (阿鲁汗) sent Oulatai(兀鲁)、Apusca(阿必失呵) and Coja(火者)as expresses to 元廷to propose. Kubla(忽必烈) chose Cocacin(阔阔真) to be the Princess, and she was convoyed by the three expresses and Marco Polo and also 父叔.They set out in the spring of 1291.There were 14 big ships in all, and each had 4 masts and 12 sails. They set out from Quanzhou City, via Sumatra, India and finally arrived in Persia(波斯) city. Marco Polo was captured in 1298 in the war between Venice( ) And Genoa(热那亚),and he dictated in prison what he saw and heard from the East, and that was written down by the writer named Rusti (Rusti was one of his fellow sufferers),and this was what we called <concerning the kingdoms and marvels of the East> or <Trels of Marco Polo> today. In the middle ages, it was a book to introduce China and Middle Asia to the European, and it opened up an original field for intelligentsia of Europe. And it owed much to the book that the European could find the new waterway later, beside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history book to study history and geography of the Yuan Dynasty of China.
In the <Trels of Marco Polo>,Polo ge great admiration to QuanZhou City. He said,”5 days after we left Fuzhou City, we arrived in the grandiose and beautiful Chi Tong City in the evening. There was a port along the seacoast, and it was famous for the many passing shios.”And he also said that “Chi Tong was one of the biggest ports in the world, there were many merchants gathering here, and the goods were piled up like a mountain, which was unimaginable. Every merchant had to pay tax at 10% of his investment amount, so, the Khan(大汗) got much money from here.
Quanzhou City was in its golden age in Yuan Dynasty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trading and economy, which was shown in <Trel of Marco Polo>.In that book, Polo said,” A large amount of foreign goods were delivered here, and then forwarded to different places all over China. The amount of pepper delivered there was very considerable. Yet pepper delivered to the Port Alexander for forwarding to the west was much less, maybe less than 1% of that to Quanzhou City, I am afraid. ”He also said, ”everything you need in your daily life was supplied in that place ”.Ceramic in Dehua Kilns (德化窑) was cheap as well as good.8 Ceramic Mugs only cost a Venetian silver coin. It is said that when Marco Polo went back to his country, he brought quite a few ceramic white wares from Dehua Kilns(德化窑) and ceramic pigment bowls. Until today, in a museum of Italy, there is still a 德化家春岭窑的小花插 which was brought back by Marco Polo.
Quanzhou City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es of manufacturing ships in Song Dynasty and Yuan Dynasty. The ships they produced were advanced at that time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consistence, stability, nigability, especially the safety equipments of the watertight division. It said in <Trel of Marco Polo>, ” The Khan(大汗) ge orders to prepare 14 ships. Each of them had 4 masts and could hoist 9 sails. Among the 14 ships, there were at least 4 or 5 which could contain 250 or 260 sailor”. What was said above was the important trait of ships of Quanzhou City.
In <Trel of Marco Polo>, Polo also mentioned that people in Quanzhou City believed in Buddhism. Buddhism is flourishing in Quanzhou City, and Quanzhou City had been famous with the name of “the Chinese South Buddhist kingdom”(未查到,自己乱译的) since Tang Dynasty. Polo said, ”People were the fans.” And he meant the Buddhists.
Rock candy was first produced in China in Tang Dynasty, and the rock candy the Egyptian made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that in China. In <Trel of Marco Polo>, Polo said, ”WuGan City(now is named YongChun City or YouXi City) was famous for the big production of rock candy, the rock candy would be delivered to Cambalec(汗八里,即今天的北京) after produced, and provided to the people in the Palace. Before it became a part of the Khan’s territory, the local people didn’t know how to make quality sugar. Their method was very crude, and after the sugar froze, it became dark grey paste. After this city belonged to the Khan, it hened that some Babylonian came to the Palace. They knew how to make quality sugar. So, they were sent to this city and taught the local people the method of making sugar with the help of wood ashes.” This showed that the Egyptian had done something to help improve the technology of making sugar in China. They probably learned how to make rock candy and then brought the skill back to Egypt.
Marco Polo ge his opinion about the Quanzhou people, “They were peaceful, enjoying coziness and liberty”. This opinion was exact. He also said, the tattoo technicians there were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for their excellent techniques, and there were many Indians went there to get tattoos.
地理名家以及他的成就
诺亚方舟(Noah's Ark)是出自圣经《创世记》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亚当活了930岁,他和夏娃的子女无数,他们的后[2]代子孙传宗接代,越来越多,逐渐遍布整个大地。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类打着原罪的烙印,上帝诅咒了土地,人们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果腹,并且因着堕落的本性人的怨恨与恶念与日俱增。人们无休止地相互厮杀、争斗、掠夺,人世间的暴力和罪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上帝看到了这一切,他非常后悔造了人,对人类犯下的罪孽心里十分忧伤。上帝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灭。"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只有诺亚在上帝眼前蒙恩。上帝认为他是一个义人,很守本分;他的三个儿子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也没有误入歧途。诺亚也常告诫周围的人们,应该赶快停止作恶,从充满罪恶的生活中摆脱出来。但人们对他的话都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一味地作恶享乐。
上帝看到方舟造好了,就说:"看哪,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泛滥,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子、儿子、儿媳都要进入方舟。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这些都可以留种,将来在地上生殖。" 2月17日那天,诺亚600岁生辰,海洋的泉源都裂开了,巨大的水柱从地下喷射而出;天上的窗户都敞开了,大雨日夜不停,降了整整40天。水无处可流,迅速地上涨,比最高的山巅都要高出15肘。凡是在旱地上靠肺呼吸的动物都死了,只留下方舟里人和动物的安然无恙。方舟载着上帝的厚望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汪洋上 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上。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再过7天,诺亚又放出鸽子,这次鸽子不再回来了。诺亚601岁那年的1月1日,地上的水都退干了。诺亚开门观望,地上的水退净了。到2月27日,大地全干了。于是,上帝对诺亚说:“你和妻儿媳妇可以出舟了。你要把和你同在舟里的所有飞鸟,动物和一切爬行生物都带出来,让它们在地上繁衍滋长吧。”于是,诺亚全家和方舟里的其他所有生物,都按着种类出来了。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出自《圣经》。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伤,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后被用来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世界八大奇迹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亚历山大港灯塔、爱琴海太阳神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特米斯月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巴比伦空中花园和秦始皇兵马俑。
巴比伦空中花园
建立时间
公元前604年至562年间。 地点 伊拉克(Republic of Iraq)首都巴格达(Baghdad)以南56英里处 。
历史
由古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他最爱的王后而建造的。王后是米底人,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她建造了这座奇幻的高大建筑以便使她可以经常望乡。空中花园上栽满了许多奇花异草,并有完整的供水系统。当时看到它的古希腊人称之为世界奇迹 。
传说
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rezzar II, 在位605 BC - 562 BC)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原来公主得了思乡病。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公主的欢心。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
亚历山大港灯塔
世界公认的古代七大奇观有两个在埃及,一个是名列八大奇迹之首的吉萨金字塔,另一 亚历山大灯塔
个就是名列第七位的亚历山大灯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它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亚历山大灯塔的烛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大港,保护着海上的船只,另外,它亦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 亚历山大灯塔的遗址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罗斯岛上。公元前330年,不可一世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埃及,并在尼罗河三角洲西北端即地中海南岸,建立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这是一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市,在以后的100年间,它成了埃及的首都,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且也是整个地中海世界和中东地区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国际转运港。
名字
这座灯塔建在亚历山大城海滨外一公里多的法罗斯岛上,故以“法罗斯”定名。此后西方各国的“灯塔”一词,均以“法罗斯”(pharos)音。例如英语的“pharos”,法语的“pharos”,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faro ”等皆发此音。实际上,这座高大壮观的灯塔并非真在岛上,而是建在距该岛还有七米的一个大礁石上。石礁随海潮的起落而时隐时现,使整个灯塔建筑长年经受着海浪的拍打冲刷,好似在大海中拔起一座冲大天厦。塔上有一盏形体巨大、光芒四射、长年不熄的灯塔火炬。
外观
亚历山大灯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塔楼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方形结构,高60米,里面有300多个大小不等的房间,用来作燃料库、机房和工作人员的寝室;第二层是八角形结构,高15米;第三层是圆形结构,上面用8米高的8根石柱围绕在圆顶灯楼。灯楼上面,矗立着8米高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站立姿态的青铜雕像。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灯的燃料是橄榄油和木材。整个灯塔的面积约930平方米。聪明的设计师还用反光的原理,用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这座无与伦比的灯塔,夜夜灯火通明,兢兢业业地为入港船只导航,它给舵手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历史
公元前280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月黑风高,一艘埃及的喜船,在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了,船上的皇亲国戚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全部葬身鱼腹。这一悲剧,震惊了埃及朝野上下。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最大港口的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40年的努力,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竖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它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石礁上,人们将它称为“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 当亚历山大灯塔建成后,它以400英尺的高度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他的设计者是希腊的建筑师索斯查图斯。1500年来,亚历山大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进港的路线。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笔记中这样记载着:“灯塔是建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白天用一面镜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船只。” 公元14世纪,亚历山大城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摇晃的大地以巨大地力量摧毁了这座古代世界的建筑奇迹。这座亚历山大城的忠诚卫这顶亚历山大城的王冠就这样消失又过了一个世纪,埃及国王玛姆路克苏丹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埃及及其海岸线下令在灯塔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城堡并以他本人的名字命名埃及独立之后,城堡改成了航海博物馆(Nal Museum)1996年11月一组潜水员在地中海深处发现了据说是亚历山大灯塔的遗留物
罗德港巨人雕像
建造时间
公元前4世纪晚期,或2世纪早期。 罗德港巨人雕像
建造地点
爱琴海(Aegean Sea),希腊罗德港。 公元前的罗德岛是重要的商务中心,它位于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处,罗德港于公元前408年建成。历史上罗德岛曾经被许多势力统治过,其中包括摩索拉斯(他的陵墓也是八大奇迹之一)和亚历山大大帝。但在亚历山大大帝归天之后,全岛又陷入了长时间的战争。马其顿侵略者德米特里带领四万军队(这已超过了整个岛上的人口)包围了港口。经过艰苦的战争,罗德岛人击败了侵略者。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他们决定用敌人遗弃的青铜兵器修建一座雕像。雕像修筑了十二年,它有110英尺高,也就是说,和大家熟知的纽约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里面用复杂的石头和铁的支柱加固。但这个伟大的雕像建成仅仅56年后就被强烈地震毁坏了。 罗德港巨人雕像
传说中雕像两腿分开站在港口上,船只是从腿中间过去(右图为其想图),但实际上雕像不是跨越在港口上。
编辑本段宙斯神像
宙斯神像
英文:the temple of Zeus at Olympia 宙斯(Zeus)希腊众神之神,是奥林匹亚(Olympia)的主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世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拜占庭的菲罗撰写记述世界七大奇迹说:“我们以其他六大奇迹为荣,而敬畏宙斯神像。” 据说奥林匹亚的祭师,对菲迪亚斯的杰作非常欣赏,就委任他的子孙负责好好保存宙斯的神像,永享荣华。 宙斯是古希腊神谱系中的第三代神王,他是全能之神,能明察、洞悉世间任何事物和事情,不管是人间还是在神山上,他都是神喻之源,他决定着神灵和人的命运。 宙斯(希腊语:Ζε?,或Δ?α?),天神,古希腊神话中最高的神,罗马神话中称朱庇特(拉丁语:Jupiter),为克洛诺斯(Κρ?νο?)与瑞亚(Ρ?α)所生的最小儿子。克罗诺斯通过推翻他的父亲乌拉诺斯获得了最高权力,他得知他会和自己的父亲一样被自己的孩子推翻,于是把他的孩子们吞进肚子。他的妻子瑞亚因为不忍心宙斯也被吞进肚子,于是拿了块石头装宙斯给他吞下。宙斯长大后,联合兄弟姐妹一起对抗父亲,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经过十年战争,在祖母大地女神盖亚的帮助下战胜了父亲。宙斯和他的兄弟波塞冬和哈底斯分管天界、海界、冥界。从此宙斯成为掌管宇宙的统治者。木星的拉丁名起源于他。 宙斯与多位女神和女人生下多位子孙,当中有阿波罗和阿尔特弥斯兄妹、狄俄尼索斯、赫拉赫勒斯等。宙斯为了接近女神和女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而且他总是偷偷摸摸的,所以总会令赫拉生气。为了不被赫拉知道他的外遇的所在地,他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去阻碍赫拉。宙斯也有一些男性情人,如盖尼米得。 位置:宙斯神殿是古希腊的宗教中心。神殿位于希腊雅典卫城东南面,依里索斯河畔一处广阔平地的正中央,为古希腊众神之神宙斯掌管的地区;目前这地方尽是一片黄澄澄的丘陵,但是在古希腊时期,四周环绕翠谷和清冽溪水,景境幽雅,不远处更有一座密林,绿意浓郁,林中小径两旁更是花木扶疏,争奇斗妍,美不胜收,更是当时的宗教中心。在古希腊时代,那地位于雅典城墙外,到了哈德连帝时代为了扩大雅典城规模,将城墙往外扩展,才把神殿纳入城内。
神像
神殿本身则是多利克式(Doricorder)建筑。表面铺上灰泥的石灰岩,殿顶则用大理石兴建而成,神殿共由34条高约17公尺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石柱支撑着,面积达41.1公尺x107.75公尺。庙前庙后的石像都是用派洛斯(Paros)岛的大理石雕成。庙内西边人字形檐饰上的很多雕像,十足是雅典的风格。这么建造,天上宙斯大神是否喜欢?据说菲迪亚斯建造雕像时,曾亲到奥林匹斯山问宙斯神,而大神以降下霹雳闪电,打裂神庙铺道作回答。至于神殿主角“宙斯”,用了所谓‘克里斯里凡亭’(chryselephantine)技术,是在木质支架外加象牙雕成的肌肉和金制的衣饰。宝座也是木底包金,嵌着乌木、宝石和玻璃,历时八年之久才完成。 在旅行家沙尼亚斯巴(Pausanias)的<希腊游记>一书中,曾对宙斯神像作了详细的描述,书中记载:“宙斯神主体为木制,身体裸露在外的部份贴上象牙,衣服则覆以黄金。头顶戴着橄榄枝编织的,右手握着象牙及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则拿着一把镶有各种金属打造的权杖,杖顶停留着一只鹫”。至于他的宝座,神像头上与头后,雕著“典雅三女神”和“季节三女神”(春、夏、冬)雕像;腿和脚饰有舞动中的胜利女神与人头狮身史芬克斯,希腊其他诸神装饰,底部宽6.55公尺、高1公尺,而神像约高13公尺,相当于四层楼高的现代建筑。神像身后挂着由耶路撒冷神庙劫掠得来的神圣布幔。菲迪亚斯更精密地规划四周变化,包括由神庙大门射向雕像的光线,为了令神像的脸容更为美丽光亮,更于神像前建造一座极大而浅,里面镶了黑色大理石的橄榄油池,利用橄榄油将光线反射。矗立期间更有工人前来擦拭象牙,称为“菲迪亚斯抛光工人。“。 宙斯像的构成材料,年代背景以及装饰用的雕像,都能详细说明,但是菲迪亚斯的作品风格却很难确定。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菲迪亚斯雕塑神像的技术达到巅峰,能使神像具有高不可攀的庄严气概。特别是宙斯像,能够在普通的宗教形象外,增添了独特的性格。为了要找出这句话的真正涵义(菲迪亚斯神像雕塑的原作至今已全部遗失),多年来,专家学者曾对菲迪亚斯神像的复制品作过个别研究,希望能找出其同的特点。他们特别注意雅典巴特农神殿的装饰雕像,据说菲迪亚斯曾经负责监制这些雕像。当然,现在很难断定,菲迪亚斯曾亲手雕过哪一件雌像﹔因为他既要担任监制工作,而且要负责雕塑神殿内的阿西娜巨像,一定非常忙碌,不过,很可能所有雕像的设计和全部风格都由菲迪亚斯一人决定。最接近菲迪亚斯风格的作品,可能是庙内东边横饰带上的神像,只是规模不同而巳。这些神像,在早期的严肃风格与后期轻松及精巧的风格之间,取得巧妙的平衡。
历史
宙斯神殿是希腊的宗教中心,由城邦和平民送来的祭品种类很多。几百年来,一直在露天神坛叩拜宙斯。神坛据说是用献给宙斯的各种祭品的灰烬造的。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0年,公元前五世纪由当地建筑师伊利斯人李班(Libon of Elis)监建一座宏伟的庙宇,作为宙斯神殿,并于公元前456年完成,庙前庙后的石像都是用派洛斯(Paros)岛的大理石雕成,宙斯神像则由雕刻家菲迪亚斯(Phidias)负责。 庙内西边人字形檐饰上的很多雕像,十足是雅典的风格。当时是为了神殿需要雅典式的雕像,抑或由于菲迪亚斯的声誉远播,建筑庙宇的人特别请他到奥林匹亚担任雕刻工作,现在无从查考。 有一说法是,菲迪亚斯在雕塑巴特农神殿的阿西娜巨像时,被指控盗用宝贵材料,遭受贬黜,离开故乡雅典过放逐生活,终老奥林匹亚。这说法唯一可信之处就是菲迪亚斯与当时名政治家培理克里斯(Pericles)是朋友,对他的名誉取的任何打击行动,都会对培里克里斯有不利的影响,所以菲迪亚斯开始逃亡。 在奥林匹亚所进行的现代发掘工作,最早的一次是在一八二九年由法国考察队主持。历时六星期。使近代人士对奥林匹亚有更多了解的,则是德国的考察队。他们从一八七五年开始,差不多一直没有间断地发掘,虽然找出了宙斯神殿以及装饰用的雕像,并且局部恢复了宙斯神殿原来的形状,但始终没有发现宙斯神像本身的踪迹。然而,在一九五四至一九五八年间,考古学家进行一连串令人兴奋的发掘工作,在距离宙斯神殿不远的地方,挖出菲迪亚斯工作地方的遗址,形状大小与神殿的主室相同。菲迪亚斯可以在这种类似神殿的环境中,雕塑宙斯像而不致妨碍神殿的工作。菲迪亚斯必定在雅典挑选了一批工作人手,带到奥林匹亚。在他的工场遗址上发现很多公元前435年制造的雅典陶器(菲迪亚斯完成宙斯像后,于公元前432年去世),还有象牙、玻璃、金匠工具,以及赤陶模型的碎片,看来是供制造神像部分衣饰之用。出土的陶器当中,有一个残破不全的杯子,杯子有刻工精细的文字﹕“我属于菲迪亚斯”。 神像昂然地接受人们崇拜达九百多年,但最后基督教结束一切。公元393年,罗马皇帝都路(Theodsius)一世,毅然颁发止竞技的敕令,古代奥林匹克竞技大会也是在这一年终止。接着,公元426年,又颁发了异教神庙破坏令,于是宙斯神像就遭到破坏,菲迪斯亚的工作室亦被改为教堂,古希腊从此灰飞烟灭;神庙内倾颓的石柱更在公元522年及551年的地震中震垮,石材被拆,改建成抵御蛮族侵略的堡垒,随后奥林匹亚地区经常发生洪水泛滥,整个城市埋没在很厚的淤泥下。所幸的是,神像在这之前已被运往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现称伊斯坦堡),被路易西收藏于宫殿内达60年之久,可惜最后亦毁于城市中。
影响
虽然宙斯神像已消失于世上,但他却以另一方式至今犹存,伟大的宙斯脸孔了变成东正教的全能基督像。在伊斯坦堡科拉的圣方济各小教堂内,顶端宝座上坐着的就是化为基督的奥林亚宙斯神。这尊异教神祗究竟如何转化为代表基督形像?考古学家估计有几种原因,第一,奥林匹亚神像本身就是极其完美的奇观;第二,神像代表最高神性几乎已达千年之久..。。
编辑本段阿尔忒弥斯神庙
历史中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是什么?
1、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2、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大陆漂移说创立者。
3、莫霍洛维奇
克罗地亚地球物理学家。他发现了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后来这个界面就被命名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他生于伊斯特拉半岛的沃洛斯克。
4、埃拉托斯特尼
公元前276年出生于昔兰尼,即现利比亚的夏哈特;公元前194年逝世于托勒密王朝的亚历山大港,希腊数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的贡献主要是设计出经纬度系统,计算出地球的直径。
5、郦道元
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郦道元年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少时博览奇书,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郦道元撰《水经注》四十卷。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1、历史背景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个在历史上习惯称为“地理现”。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历史的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
(1)十五世纪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急速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开始从内部侵蚀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瓦解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当时,商品交换十分广泛,这就需要大量货币,这时西欧货币已经由银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白银同是欧洲各国和欧洲各国间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地位很高,因而当时人们认为占有金银就占有一切,黄金能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因此,西欧社会各阶层,尤其商人和资产阶级,非常热衷于追求金银、财富,然而欧洲大陆所产金银有限,于是他们把注意力转到了东方。当时欧洲流传很广的一部书《马可波罗行记》(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商人,青年时代随其父叔到中亚、印度和中国等地经商,元世祖时在中国朝廷做官,在中国住了十七年。回国后,参加了与热那亚的海战,战败,马可波罗被捕下狱,在狱中他口述了在东方的见闻,由比萨作家罗斯蒂生记录整理成书,广为流传),该书对印度、南洋和中国的财富作了夸张描述,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上层分子到东方寻金的热情。
(2)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原来有三条:一条陆路,由中亚沿里海、黑海到达小亚;两条海路,即由海路入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或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由陆路到埃及亚历山大港。十五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兴起后,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不久又占领了克里米亚,控制了东西方间的传统商路,对往来于地中海区域的欧洲各国商人横征暴敛,百般刁难,因此,运抵欧洲的商品,数量少且价格高,而欧洲上层社会把亚洲奢侈品看作生活必需,不惜高价购买,这种贸易造成西欧的入超,大量黄金外流,于是西欧各国贵族、商人和资产阶级急切的想绕过地中海东部,另外开辟一条航路通往印度和中国,从亚洲直接获得大量奢侈商品。
(3)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发现新航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十五世纪西欧出现了适于在大海里航行的多桅快速帆船,中国四明之一的罗盘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时得到普遍应用,欧洲人利用它来辩明地理方位,确定航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古希腊的地圆学说在知识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中以佛罗伦萨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最为坚定,他从大地是球形这一定出发,认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印度和中国,并绘制了概略的世界地图。总之,十五世纪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世界各地航海经验的积累,使欧洲的航海员敢于远离海岸,到从未去过的大洋里航行,从而导致新航路的开辟最终获得成功。
2、新航路的开辟
最先探寻通往印度航路的是葡萄牙人,从十五世纪初开始,葡萄牙的贵族阶级在专制王朝的支持下,为了寻找黄金,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于1415年占领了非洲西北角的休达城。七十年代,葡萄牙人到达加纳,发现那里黄金丰富,后被欧洲人称为黄金海岸。八十年代到达刚果和安哥拉,每次出航都带回大批贵重物品。这种情况对西班牙人是个刺激,为了同对手竞争,西班牙朝着另一方向寻找通往印度的航路,其结果是开辟了横渡大西洋的欧美航线,发现了美洲大陆。意大利人哥伦布根据地圆学说,认为从大西洋到一直西航可到达印度,西班牙国王纳了他的意见。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于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瓦特林岛,他认为所到的地方是印度,把遇见的土著居民叫做印第安人,然后继续南航,到达古巴、海地,于1493年3月返回西班牙,这是哥伦布第一次航行,随后哥伦布出航又发现了一些岛屿。
就在哥伦布探航期间,意大利人阿美利哥?味斯普奇考察了南美洲东北部海岸,他返回后绘制了最新地图,并出版了《海上旅行故事集》,书中断定这个地方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后人用他的名字给新大陆命名为“阿美利加洲”,但哥伦布最先到达的南北美洲间的岛屿后来一直叫西印度群岛。
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在欧洲产生很大影响,推动各国掀起了一个新的海外扩张浪潮。葡萄牙不甘落后,早在1486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航行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14年,达?伽马率船队沿迪亚士走过的路线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北上,靠一个阿拉伯航海员的领航,于1498年5月22日到达印度卡里库特港,新航路终于开辟成功,达?伽马满载香料、丝绸回到葡萄牙,获得的纯利超过航行费用的六十倍,这在欧洲又引起极大震动,西班牙贵族尤其眼红。
1519年9月,由于在本国受不到重视而投效西班牙国王的葡萄牙人麦哲伦作环球航行,船队到达南美东海岸后沿岸向南,穿过南端的海峡――后被称为麦哲伦海峡,向西进入一片海洋,由于沿途风平浪静,于是船员称之为太平洋。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企图征服各岛屿,结果被当地居民杀死,其余船员经过印度洋,绕好望角北上,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这样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宣告成功。
3、早期殖民征服和掠夺
新航路开辟和新大陆发现后,处在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没落贵族和商人,在各国王朝的支持下纷纷涌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征服和掠夺。葡萄牙和西班牙先于其它欧洲国家进行征服和掠夺的,两国把他们最先到达的地方都宣布为本国属地,结果为争夺属地两国发生了争执,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于是出面调停,双方于1494年6月签订条约,在佛得角群岛以西2220公里处,从北极到南极划出一条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条约规定该线以西所发现的非基督教国土归西班牙所有,以东属葡萄牙。当麦哲伦航行抵达摩鹿加群岛后,对该岛归属问题发生矛盾。1529年,双方在萨拉哥撒再订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的地方,划出另一条分界线。根据这两次协议,西班牙几乎独占了美洲,葡萄牙则将亚洲和非洲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下,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殖民地瓜分。
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不久,西班牙人就开始侵占美洲大陆。在十六世纪头十年,首先占领了加勒比海和西印度群岛,在海地岛的圣多明各和牙买加、古巴、波多黎各等岛屿建立了殖民据点,然后进一步侵占广大的中南美洲。到十六世纪中叶,除葡属巴西外,北起墨西哥,南至阿根廷南端合恩角,整个中南美洲大陆基本上被西班牙人征服,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活动十分卑鄙残忍,其中对墨西哥和秘鲁的征服最为典型。(科泰斯、皮萨罗的征服活动)
西班牙人征服中南美洲以后,在那里设立殖民,派驻总督,实行直接统治,随后西班牙人大批移民。到1574年总数就达15万,西班牙贵族、僧侣、商人和其他冒险家在那里霸占土地,成了大地产的主人。原来土地上的主人则沦为农奴或奴隶,殖民者在种植园和金银矿中推行奴隶制度,残酷压榨和剥削印第安人,造成印第安人口锐减,例如:1503年西班牙入侵牙买加时,岛上居民约30万,1548年时则几乎绝迹。到十六世纪中叶(1541年),据估计西班牙殖民地上的印第安人被消灭了1500万人。
由于印第安人大批被虐杀,美洲劳动力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从十六世纪起,殖民者开始从非洲贩斥黑人,运往美洲为奴。十六世纪内,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奴约90万,十七世纪约275万,十八世纪约700万,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被贩运到美洲的黑人共达1500万,加上猎奴和贩运中死亡的人数,非洲损失人口约6000万
望纳,祝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今天关于“亚历山大港游记攻略”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